介入治疗的发展带动相关医疗器械需求上升。
介入治疗在我国起步晚但发展迅速,且已深入渗透到心脑血管疾病等领域,而大病种发病率的提升进一步推动介入治疗的需求,粗略估算包括心脏、神经和肿瘤领域,合计市场规模保守估计在500亿元以上。由于大部分的介入治疗都需要依赖高技术路径的介入器械完成(包括支架、穿刺针、导管、导丝等器材),介入治疗的飞速发展同时为器械领域打开高成长空间。介入器械多属于三类医疗器械,技术壁垒较高,除冠脉支架已基本完成进口替代外,大部分产品处于外资垄断的格局,未来有望在器械国产化进程加速的推进下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心血管介入领域技术相对成熟。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的现状推动了心血管介入领域特别是针对冠脉疾病介入治疗器械的集中高频研究,应用最为成熟的冠脉支架国产化率已达到80%,基本完成进口替代,国内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目前支架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四代完全可降解支架;在冠脉支架植入手术中与支架配合使用的球囊扩张导管尚有较大的技术提升空间。在神经介入领域,针对缺血性卒中发展了颈动脉支架、远端保护器械和颅内血管支架等介入器械,综合来看国内市场进口占比在70%以上,颈动脉支架等产品国内尚无生产厂商,未来进口替代空间广阔。外周血管疾病的患病人群不断增加,但由于之前没有受到广泛重视,相关技术发展比较滞后,目前外周血管介入在国内仍处于发展初期,其涉及的大动脉覆膜支架、外周支架等产品处于外资占据主导地位的格局。
肿瘤介入治疗尚有较大发展潜力。我国每年新增肿瘤患者约400万人,肿瘤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目前介入治疗已渗透到肿瘤治疗领域,目前我国每年有60-70万人进行肿瘤介入治疗,随着微创介入技术的发展,肿瘤介入的治疗范围和人群也在不断扩大。目前国内主流的肿瘤介入治疗主要包括以动脉灌注/栓塞疗法为主的血管性介入和肿瘤消融治疗、腔道支架植入等非血管介入。其中我们重点关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高技术壁垒的栓塞微球和非血管支架两类介入器械。非血管支架领域依然有外资巨头占据较大优势,但已有常州佳森等优质企业占据国内部分市场并形成出口;栓塞微球为当下最为理想的栓塞制剂,其高技术壁垒导致研发成功率较低。国内目前仅有恒瑞旗下的子公司迦俐生获得了载药微球的注册批件。从技术路径来看,载药栓塞微球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恒瑞迦俐生未来有望凭借其产品技术优势与国外产品相抗衡。
来源: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