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展详解共聚焦显微内镜全名共聚焦激光显微内窥镜(CLE)技术
2022-11-28
共聚焦显微内镜全名共聚焦激光显微内窥镜 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CLE),是一种特殊的内镜,现在主要应用于胃肠镜。它通过共聚焦技术来提高内镜的放大倍数,能够观察到普通内镜观察不到的粘膜细微结构。简单来说就是在内镜的基础上加了一个显微镜,可以直接通过内镜观察到腺体、细胞的形态。
医疗设备展Medtec China 了解到内镜检查仍是目前诊断EGC和GIN的理想手段,但普通内镜检查对其识别较为困难。在内镜检查发现病变后,通常需要行组织活检以便获得确诊,因此引起的诊断延迟,往往导致重复检查,给患者增加痛苦。在此背景下,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CLE)技术在近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其通过静脉注射或表面喷洒荧光造影剂,可将扫描内镜图像放大1 000倍,在镜下实时观察胃肠道组织、细胞和亚细胞结构,具备即时活组织细胞水平显微成像功能,使活检部位更具针对性,亦被称为“光学活检”或“细胞CT”。
一、工作原理
CLE是由微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工作时产生488 nm波长的蓝色激光束,通过镜身内部的光纤传导,经内镜头端的物镜聚焦后射向被观察组织,应用荧光对比剂后,产生的图像像素的亮度取决于检测到的荧光的相对强度,被镜身探头监测到并迅速传送回CLE主机,最终在屏幕上显现出清晰的共聚焦图像[8]。 CLE系统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宾得(Pentax)公司基于内镜的整合式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endoscope-integrated 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eCLE),分辨率为1 024像素×1 024像素和1 024像素×512像素时,可分别以0.8幅/s和1.6幅/s的速率成像,250 μm的扫描纵深足以涵盖整个黏膜层(扫描厚度可薄至7 μm,空间解析度可达0.7 μm)。另一种是莫纳克亚科技有限公司(MKT)探头式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probe-based 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pCLE)。pCLE的扫描速度较eCLE有明显提高,高达12幅/s的速度,使其图像可以动态视频的形式呈现[9]。微探头的直径最大为2.5 mm,最小仅0.9 mm,能通过多数内镜的工作钳道,从而大大扩展了临床应用范围,研究表明pCLE在胰胆管狭窄性质、胰腺囊性肿瘤诊断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eCLE在可视范围、最大扫描深度及侧面分辨率方面均优于pCLE,但是扫描速度慢;pCLE具备更强的内镜兼容性,可与多种型号内镜搭配使用,操作便利性及图像动态性更优,一些eCLE不能到达的部位该探头均能轻松抵达,扫描速度快,但视野范围小,分辨率低,扫描深度固定。目前由于eCLE操作性差,已较少使用,而pCLE因其便捷性和探针的多样性,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胃肠道、胰胆管疾病的诊断,并可用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超声内镜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等。
想要了解更多包括内窥镜研发设计等更多医械前沿技术,尽在医疗设备展Medtec China技术论坛J:高端有源医疗设备核心部件与技术论坛,议题包含核心部件在内窥镜产品的创新设计和技术研发中的应用、一次性内镜图像传感器CMOS技术详解等,会议内容再次升级,高校、医院、企业的嘉宾讲多维度剖析高端有源医疗设备制造要点及发展。点击快速预登记。
二.分类
CLE分类
整合式CLE(eCLE)
将共聚焦显微镜整合入内镜头端,优点:视野范围大(475×475 um),扫描深度可调节(0-250 um),分辨率较高(横向分辨率1 um、侧向分辨率0.7um);缺点:扫描速度较慢(0.8-1.6帧/秒),镜身硬度大,屈曲性差。
探头式CLE(pCLE)
以微探头形式经内镜活检孔道插入进行诊断,优点:可与各种型号内镜配合使用,扫描速度快(12帧/秒);缺点:视野范围较小(240×200 um),分辨率低(横向分辨率15-20 um、侧向分辨率2.5-5 um),扫描深度不可调节(可换用不同探头以扫描不同深度),探头价格昂贵。
针式CLE(nCLE)
优点:可对囊性病变、黏膜下病变及淋巴结等进行观察,缺点:局部出血易影响观察,镜下结构尚不认识。
其中,pCLE因可连续快速捕捉动态图像,且可与各种内镜结合使用实现实时在体组织学成像诊断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包括支气管、食管、胃、胰腺、胆道、结肠、膀胱等部位的病变)。
医疗设备展Medtec China现场有许多专注于电子元件、组件和附件的企业,包括雷莫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雷莫电子(上海)有限公司、东莞市高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欧亚斯电能科技有限公司等。
前景展望
CLE在诊断消化道疾病方面已体现出令人信服的优势,可准确、实时地区分胃癌性病变和非癌性病变,成为筛查、随访胃癌高危人群的有力工具,这也标志着内镜检查从表层走向深层、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学迈向组织学的质变。但在临床应用中,CLE仍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如对胃黏膜整体形态观察不足、费用昂贵、检查时间长和荧光对化剂的潜在副作用等。目前,CLE对内镜医师的要求很高,不仅需要熟练的内镜操作技术,便于对病变部位的准确定位,还需熟知相应的病理知识,才能实时地做出正确的内镜、组织学诊断,而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辅助病理诊断系统的应用可以给内镜医师提供极大的帮助。并且,现有技术的CLE扫描深度仍仅限于黏膜的上皮层和固有层,随着不断改进发明穿透性更好的镜头,可以显示完整的黏膜,用以确诊黏膜下肿瘤的侵袭或者转移,判断疾病分期预后。新型的荧光对比剂和分子探针的研发,可在显微内镜下进行特异性染色,如同仿真CT一般生成三维显微图像,从而更为直观地了解疾病在细胞层的表现、了解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成因、研究细胞与组织间在生理功能上的相互关联[28]。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实时在体的CLE技术必将在ECG的诊断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来源: 消化内镜资讯
聊医消化内镜
《消化道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