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tec 供应链创新展

Medtec 供应链创新展

2024年12月23-24日 | 苏州国际博览中心A馆

EN | 中文
   

首页 > 市场情报 > 骨科运动医学:增长最快的骨科细分领域,国产率却不到2%

骨科运动医学:增长最快的骨科细分领域,国产率却不到2%

2020-06-09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全民健身的推广,获益于骨科运动医学的群体变得越来越广。在知乎上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医生在看见朋友圈有众多人在锻炼健身后,开始苦练关节镜手术,因为他预判在未来会有大量人群面临运动损伤,运动医学手术将成为骨科中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

事实上,这位医生预判的趋势已经在临床中得到印证。根据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的不完全统计,2009年,我国完成关节镜手术11万余例。而现在据业内人士估计我国每年完成的关节镜手术能够达到60万台以上。

前10年的增长对于运动医学来说还仅仅是个开始,目前,国内60%-70%的运动医学手术依然集中在三甲医院,接下来将有更多的医院和城市普及运动医学专科,运动医学还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运动医学已经成为骨科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

除了高增长外,运动医学这个细分市场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进口垄断,2017年,国内运动医学市场国产占有率不足2%。

高增长、广阔的国产替代市场让人们对于运动医学有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运动医学有希望成长为手外科、关节置换外科、脊柱外科这样的高成长性细分领域。运动医学领域创业公司也受到了投资机构追捧,在近年内几乎都完成了一轮融资。

骨科运动医学未来将由哪些因素驱动增长?国内的骨科运动医学创业企业将如何从进口垄断的市场中突围?盘点了国内骨科运动医学领域企业并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

 

骨科运动医学:以最小的创伤达到最大的修复

骨科运动医学是骨科医学和运动医学的分支学科。运动医学的目标是以最小的创伤实现最大的功能修复。运动医学产品主要是治疗骨和骨之间的软组织,比如跟腱、韧带、半月板、肌腱、软骨等创伤,半月板/交叉韧带损伤、腱病、骨骼肌损伤、软骨与骨软骨损伤、关节不稳、关节盂唇损伤。

回顾骨科发展的历史沿革,二战后,枪伤的出现导致骨科中创伤这一细分领域开始迅速发展;19世纪50年代,关节开始成为骨科热门细分领域,很多公司进行了关节置换的产品创新;到了70年代至80年代,脊柱外科开始蓬勃发展;骨科运动医学真正诞生则是到了80年代。

真正意义上国内骨科的发展,则始于1996年。运动医学在国外是独立于骨科存在的专科。运动医学包括四个R: reconstruction 、regeneration 、repair 和rehabilitation,只有 严格意义上的经过这四个阶段才是运动医学。

在国内,运动医学起步时以关节镜手术为主,运动医学属于临床—外科—骨科下面的四级学科。现在由于全民健身运动热潮的推进,卫健委要求每一个三甲医院都要成立运动医学专门专科,运动医学定位为二级学科。

在现阶段,国内的运动医学适应症主要是全关节镜下或关节镜辅助下的微创手术,对韧带、关节囊、肌膜等软组织的形态修复和功能重建,整体发展情况发展滞后于国外。

从运动医学产品分类来看,运动医学产品可以细分为三大部分,包括身体重建产品(骨折和韧带修复产品、关节镜设备、植入物、假肢、矫形器)、身体支撑和恢复产品(支架和支撑、理疗设备、压缩服)、配件。

而骨科运动医学中的医疗器械产品则主要包括关节镜系统(包括主镜系统和动力刨削系统等)、重建系统(界面钉、带袢钛板)和修复类(半月板修复系统、人工韧带等)。

运动医学医疗器械分类.png

运动医学领域医疗器械分类

运动高值耗材产品种类繁杂,它的技术壁垒比一般的骨科医疗器械更高。由于国内运动医学发展的时间较短,大量海外的运动医学产品并没有真正地进入中国。

当下的运动医学正是20年前的骨科

近年来,全球骨科市场开始增长放缓。根据EvaluateMedTech World Preview2018-2024报告中的预计,诊断影像和骨科将是医疗器械领域中增长最慢的领域,2017年-2024年的增长率只有3.7%。虽然骨科市场已经结束了高增长的态势,但是运动医学却是骨科中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

运动医学市场的快速增长,可以直接从全国关节镜手术数量和运动医学医生数量两个指标变化看出。

从手术种类来看,国内运动医学市场中关节镜手术的占比超过一半。目前,运动医学的市场增长也主要体现在关节镜手术的增长中。据IQVIA统计,目前我国的关节镜保有量约8000台,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据Millennium统计,关节镜手术台数开展而言,美国2018年有约600万台,而中国仅有85万台。关节镜微创手术切口小创伤小,现在运动医学手术微创关节镜下进行已经是共识。

最初,关节镜只是设计为可视化和诊断机器。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关节镜从一种诊断工具被提升为一种手术。

作为诊断工具,关节镜可以确认某些疾病例如滑膜皱襞综合症。另外一方面通过关节镜施行以往开放性手术难以完成的手术如半月板部分切除术、踝距骨软骨损伤清理等。该手术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包括关节镜主设备、关节镜动力系统和射频消融系统。人们对于微创手术的偏好推动了关节镜市场的增长。

在手术数量上,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这样骨科领先的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病房床位68张,年门诊量达7万余人次,年手术量达到4500余例并逐年增长,仅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ACL重建手术)每年已经超过1400例,居全国首位。

在某些近年来才开展运动医学的医院,虽然手术数量不及大医院,但增速迅猛。以新疆第一师医院为例,该医院2018年才开设运动医学微创专科门诊,即使开展较晚,专科门诊开设一年以来关节镜手术也已突破400例。运动医学诊疗量突破4000例。

从医生数量的变化来看,一位从业者表示:“在五年前,中国做运动医学手术的医生可能不足1000人,而今天至少有三四千人。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运动医学学术会议上医生的热情,甚至像髋关节关节镜这样的子分科,一个会议都有1000多人参加。”

征和惠通医疗合伙人张志玲表示:如果用一句话定位运动医学未来的潜力,现阶段的运动医学发展时期就好比传统骨科在2000年。

根据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的不完全统计,2009年,我国完成的关节镜手术11万余例。如今,国内关节镜手术数量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动脉网在调研中获知业内人士估计,2018-2019年,国内开展的关节镜手术数量大约在60万-70万台。面对终端市场份额,一位业内人士直言,运动医学终端市场份额大概有12亿到13亿元,这数字比很多市场调研机构给出的市场份额要小(根据Millennium的统计,中国2018年运动医学市场规模为21.2亿元,预计2021年增长到39.1亿元,复合增长22.63%。),但是更能反应真实的市场大小。虽然目前市场份额并不大,但是在现有的增速下,运动医学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根据IQVIA发布的《中国骨科器械市场全景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5-2017年,美国运动医学占整体骨科比例为17%,但是增速仅有6.5%,而中国运动医学占骨科市场的15%,增长为24.3%。

中国市场占比及增速666.png

 

老龄化、运动损伤驱动增长,医生少成为限制

细剥支撑中国运动医学市场增长的驱动因素,从宏观环境上看,动力始于老龄化和运动损伤的增加。人口迅速老龄化导致的肌肉骨骼疾病(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患病率的增加,直接影响了关节镜检查增长。据国务院的《健身计划(2016-2020年)》显示,2020年中国运动人口将达4.35亿,经常运动的人运动损伤率若按50%估算,届时中国将约有2.2亿人出现运动损伤。

除了老龄化和运动损伤的推动运动医学增长,骨科运动医学医生的增加是该细分领域增长不可或缺的支柱。

一位业内人士在采访中表示,以前少有骨科医生会选择主攻运动医学领域,大部分骨科医生都更愿意关注脊柱、关节等领域。运动医学中例如肩袖撕裂、半月板撕裂或者是关节磨损这样的手术,对于医生的手术精度操作要求很高。但现在随着越来越多骨科医生对于运动医学的认知提升,企业不断地市场教育,骨科运动医学医生的数量正在快速增长。

我国运动医学发展可以说正处于奋起直追的阶段。国内单独开设运动医学科室的医院都是传统骨科强势的医院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大部分医院都是把运动医学设立在骨科下。虽然这些医院在传统骨科尚拥有较强实力,但目前运动医学发展仍然整体落后于国外。

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知名运动员的手术往往都需要前往国外进行运动损伤后的治疗。不过,除了运动医学手术落后于国外,我国在专业康复上与国外的差距更大。

 

国内运动医学产品品类较少,国产依然有发力空间

国内运动医学的快速增长的一大驱动力更多能够做运动医学手术的医生出现 ,运动医学医生的增多也离不开运动医学企业的市场教育。最早设立运动医学科室的医院骨科一定很强势,最早开拓中国运动医学市场的同样是传统的骨科巨头。

从市场占有率来看,国内骨科运动医学市场进口产品市场份额较大,骨科运动医学领域也是骨科几大细分领域中国产率最低的领域。

在骨科医疗器械创伤类、关节类和脊柱类中,国产化率最高的是创伤类器械,高达80%以上,而关节类接近55%,脊柱类有60%左右。但2017年运动医学市场国产率不足2%。目前运动医学主要是外资为主,包括施乐辉、强生、锐适医疗(Arthrex)、Conmed等。

全球的骨科医疗器械巨头企业在早期就通过收购方式布局运动医学领域,形成运动医学完整产业链,足可见巨头对于运动医学市场的看重。

2003年,强生与运动医学厂家Mitek合作,丰富了其骨科领域,Mitek是全球首家提供缝合锚(固定腱和韧带固定在骨头上)的公司。自此,强生的骨科覆盖了创伤、脊柱、关节、运动医学和神经外科。在运动医学植入物,目前强生医疗的Mitek是这个领域的领先者,国内一年出货口径2-3亿元。

2015年DePuy Synthes 收购了Olive Medical,获得了其可视化系统,延长了DePuy的产品线,推动DePuy进入了关节镜可视化市场,为患者的肩关节,膝关节,髋关节,小关节疼痛或受伤带来治疗服务。2014年,施乐辉以17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运动医学产品制造商ArthroCare Corp,以加强其运动医学业务。

全球骨科的领导者之一捷迈邦美也在2016年收购了Cayenne运动医学产品线纳入囊中。2019年,Stryker为了加强其在运动医学手术组合,在年初收购了以色列的OrthoSpace。Orthospace公司通过技术革新,推出主打产品InSpace?。该产品可用于治疗那些难以治疗的肩袖撕裂患者。

哪里有进口垄断,哪里就有正在成长的本土品牌。在医疗器械发展过程中,国产替代一直是主旋律,运动医学也不例外。在运动医学这一新兴市场上,也有一批创业企业正在萌芽。

涉足运动医学这一新兴领域的国内企业并不多。目前国内上市公司有部分在做布局,包括凯利泰、大博医疗、威高股份等。还有一批创业公司开始崭露头角。

国内企业列表.png

国内运动医学领域创业企业盘点(注:数据来自公开资料整理,数据有误或未收录的企业欢迎联系动脉网,共同探讨。)

国产的产品的优势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成本更低;二是可以研发更符合中国医生操作习惯和中国人解剖结构的产品。

在成本降低上,一套进口的关节镜设备价格能够达到300万-400万,国产设备可以实现将价格降低到100万左右。价格的降低带来医院采购成本的降低,国产产品能够让更多医院负担得起。

从目前布局的创业公司规划来看,多家创业公司的愿景都是成为运动医学领域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者。但是现阶段国内还尚未出现有能力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

首先是因为运动医学领域的高壁垒。严格来说,虽然国内布局运动医学的企业中很多是传统骨科企业,但运动医学医学器械比起一般的骨科器械门槛更高,运动医学的两大特点是解决软组织问题和微创手术的问题,大部分产品都与骨科医疗器械不同。运动医学的发展并非可以按照部分骨科企业预想中的投入买设备、仿制产品就可以走通。它不仅仅是有资金就可以建立生产线,需要对运动医学领域有着深刻了解。

就以运动医学的厂房为例,运动医学厂房和骨科厂房存在较大不同,运动医学厂房中需要解决软组织的注塑、编织等问题,但是中国很多骨科企业的长处主要体现在机械加工,这在运动医学中的体现不多。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很大一部分企业在运动医学领域研发的产品还停留在金属锚钉在临床应用上,实际山,美国运动医学手术金属锚钉使用量为零,在国内也不是单品使用量最高的产品。从这一点上看,国内某些企业对于运动医学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于运动医学的产品设计来说,更多需要从整体上理解运动医学,而不是从单一产品上去理解运动医学。无论是哪一个产品,都需要从运动医学发展方向是什么;临床需求是什么;如何精准控制手术和缩短医生学习曲线;如何服务于患者的角度去考虑。"

除此以外,由于国内运动医学产业链尚不成熟,生产出整体解决方案也还有难度。我们国家用较短时间走完了工业化的过程,某些产品精加工能力还有不足。举例而言,在钢材制造上,我们国家用于基建的钢材已经非常多,但医用金属材料和医用生物材料的生产上,国内的生产能力还较薄弱。

除了在产品研发维度,市场营销层面的难题同样艰巨。早期,在施乐辉这样的进口品牌登上空白的中国运动市场之时,他们主要教育一线城市三甲医院市场。现在留给国产运动医学品牌的空白市场则是二三线城市以及更多的二级医院,这意味着市场开拓将更加困难。

从一个角度来看,目前国内运动医学企业目前产品的同质化比较严重,大家都聚集在类似的赛道上。当产品大规模上市后,未来运动医学市场或许将迎来真正的竞争。

总的来说,目前国内企业都处于发展的早期,产品还没有走上大规模的销售验证阶段,大家都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很难判定哪一个产品更优。

毫无疑问,在国内骨科运动医学这个尚不成熟的领域,国内的创业企业还有很多短板,无论是在加工能力还是产品的整体性,建立本土运动医学品牌的过程是漫长的。但随着更多人注意到这个市场,国内运动医学的市场也将逐渐壮大。

 

来源:动脉网

X